將我從深淵中拯救的「牠」
「在伯利恆之野地裏有牧羊的人,夜間按著更次看守羊群。」(路2:8)
一直以來,華人文化及神學討論中,都認為動物不存在道德地位,主張「物為人用」。可上帝於第五日創造空中的鳥、海裏的魚,第六日創造地上的走獸與昆蟲,神看祂所造一切是好的。
在我看來,並非只有所謂「貓奴」、「狗奴」才有責任愛護動物。牧羊人徹晚看守他的羊群,就如上帝晝夜看顧我們一樣,神按祂的樣式造人,人就應按祂的樣子看顧動物。
人比其他動物擁有更高的能力與智慧,是表明我們有著關懷和服侍弱勢的責任,同時亦要珍惜動物身上所具備,能夠幫助我們的特質。
⋯⋯
據調查,全球約有七分之一的青少年患有精神障礙,單就香港而言,超過50%中學生曾出現抑鬱症症狀。
患有精神障礙的青少年容易遭受同齡人的排斥與歧視,社會對於精神病的汙名化也不斷降低他們尋求幫助的意願。大部分患者因病情的影響而自我封閉,家人好友再多的關心、旁人再多的開導,都被拒之門外,使渴望幫助他們的人身心俱疲。
常言道:「生命影響生命」,前者指的「生命」只能是人嗎?
當我處在人生的低谷,萬念俱灰之際,將我從深淵中拉出來的,是一隻毛孩子。
⋯⋯
六年前,升中沉重的學業壓力,加上與家人相處時的種種不快,使我開始出現抑鬱的症狀,之後更確診躁鬱症。
我一向喜愛動物,身邊的病友亦然。因為害怕與人交流,與動物相處時卻不需言語,牠就能體會到你的感受,默默陪伴。
我曾放棄一切,對所有事物失去興趣,終日鬱鬱寡歡、脾氣暴躁,無法正常溝通。直到機緣巧合下認識到社工犬,一見到牠們,躁動不安的心驟然安靜,當狗狗把身體緊貼著我、擁抱我時,那種安慰勝過了千言萬語。
執筆之時,不禁熱淚盈眶。身在這個怨聲載道的社會裏,我們可能有著各種各樣的困難,狗狗卻能給予疲倦的人們一個喘息之地,重整身心後再次出發。
因自己經歷過深刻的感動,明白到一人一狗,可以親如手足。也期盼著能與這些渺小卻偉大的毛孩子們,繼續在助人之路上齊頭並進,為仍在黑暗中的人們帶來光明與希望。
明 (化名) 27/3/2022